发展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中心 | 工作动态 | 正文
 
家校共育,教育的诗和远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上海市教委“家校(园)共育”专题调研暨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家庭教育考察活动在奉举行
 
 

11月29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部主任兼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玉乾,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丁亚东、兼职教授徐海洋、“家校(园)共育”浙沪区指导中心主任赵立渤等一行,在上海市教委德育处调研员江伟鸣、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孙红等陪同下来到奉贤,开展全国“家校(园)共育”数字化试验区项目专题调研。随行的还有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副处级督学杜红英领队的晋中市家庭教育考察团。奉贤区教育局局长施文龙、副局长周英,区教育学院院长蒋东标、副院长张竹林、区教育局德育活动科科长杨文英,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胡引妹、奉贤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服务中心戴宏娟及相关德研员先后陪同。

自2018年8月,奉贤区受上海市教委推荐,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列为全国“家校(园)共育”数字化项目试验区以来,严格按照试验区相关工作方案,加强项目指导与研究,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区域21所项目试验校(园),认真按照建设要求进行实践探索,发挥互联网背景下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思维和方法开展家校共育的示范辐射作用。

上午,调研考察组先后来到奉贤区思齐幼儿园和思言小学。参加调研座谈的还有奉贤“家校(园)共育”试验校代表(实验中学、金水苑小学、聚贤幼儿园)的校长(书记)和项目分管领导。在思齐幼儿园,吴佳静园长介绍了“以礼悦人,快乐成长”的办园理念及基本情况,对“家园共育”项目实施中的目标激励、任务驱动、过程评价等做法作详细介绍。思言小学校长朱权华陪同调研考察组一行观摩了偒傣话唱歌、书法、剪纸、纺织等亲子特色课程。围绕项目办“家校合作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研究”总课题,就思言小学的子课题研究作详细介绍;其间,副校长施建英、班主任代表汤雪雯分别就项目的特色亮点作发言交流。许玉乾教授充分肯定两所试验校(园)依托信息化数字平台,在家校(园)共育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做法。他指出,奉贤作为全国“家校(园)共育试验区,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深入学校开展指导服务,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为家长与学校搭建了互助共育的平台。

午休时间,调研考察组来到区教育学院,实地参观了奉贤区家教中心和教育学院院史馆。下午,调研组一行在区教育学院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奉贤区教育局局长施文龙、副局长周英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上海市教委调研组和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来奉考察表示热烈欢迎。施文龙表示:教育局党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倾注了很多心血,全力支持“家教中心”建设和“家校(园)共育”数字化试验区建设。他从区域中小幼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和利用好各类资源开展“入校进社惠民”家教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奉贤的做法,围绕“问题化指导、标准化实施、多元化服务、机制化保障”的工作思路,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家校合作育人水平提出新思考。

会上,江伟鸣代表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向调研组介绍了上海家庭教育工作,表示上海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建设,要求学校指导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先后出台三个文件,加强调研督查,通过市、区、校的纵向联动,教育部门、妇联、文明办和社会机构的横向贯通,为学校开展好家庭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共享。她指出,奉贤区从学校到区级层面,家庭教育工作有成效、有特色,主动承担了市教委和市妇联交办的多个市级家庭教育重点项目,成功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加强专业建设和服务规范,教师培训和区本教程在全市影响深远。

孙红向调研组汇报了上海夯实家庭教育工作“五位一体”的做法,从领导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1+16+X”线上线下阵地的布局、家庭教育工作评估标准的引领、家庭教育骨干(种子)教师队伍的培养、市级层面课程体系的建设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家庭教育基于学生心理健康、基于学生成长等工作思路。

杜红英代表考察团一行对奉贤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围绕如何通过家校共育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减负工作介绍了山西的经验做法,同时对实践中产生的新困惑和与会者一起深入探讨,江伟鸣、张竹林作了详细解答和回应。

许玉乾对本次本次调研考察作总结。他认为奉贤区的实践体现了规范化、系统化和专业化。奉贤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加强组织建构和研究指导,将家庭教育工作融入德育各条线、渗透各学科,这在全国走在了前列。奉贤规范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顶层设计,积极实施“家校(园)共育”数字化项目;坚持“教师家教指导力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素养”的工作理念,率先研制各学段全覆盖的区本化《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开发家教指导力网络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全方位提升教师的家教指导力,对全国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他希望组织相关学术研讨,推广“教程”中呈现的共性问题的解决办法,借鉴和研讨个性化特色做法。希望今后在发挥教师作用、落地服务家长、对家长的教育走向“终端”方面,能进一步系统总结,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共同解决家长、学生、教师的“需求”问题,共写教育的诗和远方。(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戴宏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