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奉贤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徐莉浩、副院长张竹林和教发中心副主任胡引妹,一起来到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家里,探望并听取她对奉贤区教师教育工作的指导。
徐莉浩和张竹林,向于漪老师呈上《i奉贤·贤文化》区本教程和《又一种教育智慧——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义务教育版)。于漪老师欣喜地翻阅着教程,对奉贤区树立“整体育人”理念,不断赋予“贤文化”德育新内涵,能从学生视角改编“贤文化”区本教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家教工作的现状,把握当前家校共育的新要求,着眼提高教师家教指导能力,面向一线教师编写“家教指导教程”,提升家校合作育人水平的举措与成果,给予赞扬。并对即将出版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高中版、幼教版)内容,给予指导。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唯一的“改革先锋”获得者,于漪老师谈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获表彰的情形,激动地说: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能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获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


交流中,于漪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她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体会。1978年提出“教文育人”教育改革思想;上世纪90年代,坚持“弘扬人文“的教学主张,倡导“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教学模式;进入新世纪,提出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融合,唱响立德树人的主旋律……于漪老师运用“三个结巴”学生的成长案例,告诉我们“我是草根教师,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宝贝”,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发现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坚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的理念,为了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而不懈努力。


于漪老师欣然应邀在《于漪全集》扉页上签名留念。这是新中国首部中学教师出版的全集,更是浸润着于漪几十年,不停思索和探究的教育教学实录。让我们深切体会于漪老师“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感悟到“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真正成长在于教师个人的内心觉醒”。

撰稿:胡引妹
审稿:张竹林
摄影:胡引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