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一场受益匪浅的讲座
 
 

(教育学院通讯员  徐芳)为帮助解决青年教师“写科研难”的困惑,49日下午,在教育学院多功能厅,学院副院长张竹林做了我从事教育和科研和教育写作的若干故事》讲座。学院第一、第二支部的全体党员和部分青年教师、以及南桥小学的部分青年教师聆听了本次讲座。活动由学院第一支部书记朱勤主持。


这是一次让人受益匪浅的讲座,张院以漫谈的方式,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写作经历,从“积累、思考、责任、激情”四个方面向与会者反复阐明了一个观点:科研不是“写”出来的、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一个微视频片段开启了本次的讲座。外卖小哥雷海为看了一张还没画完整的画就果断地说出正确诗句,让大家震撼的同时感悟到了“英雄不问出处”“积累是多么重要”。这位默默无闻的小哥打败北大硕士获得了本季冠军正是因为拥有很大的诗词储备量。张院讲第一点“关于积累”时,向我们展示了2017年至今他完成诸多写作成果,穿插讲述了2015年为解放日报专栏写刘彭芝的教育专访经过,分享了“书到用时方觉妙”的切身体会。又通过路遥是如何完成《平凡的世界》以及王朔三年木匠三年瓦匠,学艺六年后走入建筑界的事例中反复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用事实说明了文章永远不是“写”出来的,是积累出来的。没有饱读一堆书,且慢动笔。“关于思考”,张院送给大家的关键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且行且思,且思且记,一张便笺的故事,引出了《以专业的思维和行动构建区域驾校合作大格局》这个课题的思考、形成过程,再次用强有力的事例点明了科研怎么“写”的出来呢?科研要在实践中探索出来,教育科研真正的研究是在思考中、实践中,是在关注社会需求中产生的,而不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讲到“关于责任”这一点,张院以写“实现学生减负,必须做好社会集体减负”这篇文章的初衷和思路为例,解释了只有“心怀苍生有大爱”才能做好教科研。最后,张院讲到了“激情”的重要性。激情、热情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没有激情和热情是搞不出科研的,因为“唯有源头活水来”。

讲座结束前,张院用习书记的三句话与大家共勉:“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相信“积累、思考、责任、激情”这四点会深深影响每一位聆听者今后的教育工作。

摄影:吴慧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