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学院举行润园讲坛第三十五讲,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工、部分基层学校教师代表参加,讲坛由院长蒋东标主持。
本期讲坛的主题为“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从《家庭教育指导教程》的研制谈起”,由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竹林及其领衔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研制团队代表科研员张美云、解放路幼儿园科研室主任朱赛红主讲。该项目是上海市教委德育专项支持项目,同时被奉贤区教育局列为支持学校自主发展的“星光灿烂”项目。三位研究人员代表围绕刚刚出版的全国首套地方性《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展开,讲述教程诞生的故事。

张竹林以“沙漠中的胡杨林”作比喻: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的研制就是整个团队对教育的守望和坚持。他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为什么要研制“智慧系列”、研制的主要过程、研制的体会和思考,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等几个问题。他说,教程的研制基于如下几个立论基础,立论之一: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家校合作育人的时代,或者讲,家校合作育人的成效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改革下半场。立论之二:家教指导力是新时代教师的必备素养。立论之三:区域教育学院在家校合作育人大格局中的“枢纽”功能。教程研制过程历时三年,凝练了诸多思想和思考,教程的成功得益于团队的力量、研究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观念的力量。他讲到,教程研制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的努力方向有三点:一是要更加扎实的推进家校合作,用好教程,指导教师的专业提升和育德能力提升;服务家长,改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育儿能力;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要更加深入的聚焦“问题”,开展研究和系统思考,将研究向纵深推进。三是更加注重团队建设和融合发展。


随后,张美云和朱赛红代表教程研制团队分别作了题为“科研就是探索和认识未知”和“在团队研究中成长”的主题发言,张美云从她全程参与全套教程的设计出发谈到科研需要的开拓、协作、牺牲精神;朱赛红则就自己在教程幼教版研制过程中的所思所悟,分享个人成长感悟。三位代表的真情讲解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蒋东标对本次讲坛进行点评,他指出,此次讲坛的主题定位清晰,从论坛可以看出整个《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教程》研制过程中有三个关键词:基于责任、具有勇气、讲求方法,他希望学院教工能够从中获得启益与借鉴,在自身工作的推进中勇于创新、追求品质。
润园讲坛之后,学院党总支书记徐莉浩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师德建设月相关工作的布置,以及六十周年院庆主题征文的动员。蒋东标为全体教职工详细解读了《教育学院全员岗位聘任工作实施方案》并布置了具体实施的相关工作。

撰稿:谢怀萍
审稿:庄骏
摄影:谭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