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幼儿园2023学年第二学期信息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上海市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以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和园务计划为依据,坚持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思路,以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和应用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使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幼儿园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现状简析:
优势:
1.“孩子通”评价APP系统的科学应用
《孩子通·信息化评价工具》通过信息化手段及大数据支持可以帮助园所及教师高效完成幼儿发展评价工作。为家长直观呈现孩子每一阶段的发展状况,使家长了解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孩子通·信息化评价工具”不是为了幼儿做出定论性的诊断,而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后续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发展”理念,让教师重视过程性评价,在评价中关注差异、尊重差异、支持发展。
2.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有效应用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非常注重信息化手段在学习、生活、运动、游戏中的运用,优化了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质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管理平台,做到资源共享,便于教师的学习交流、资料传输,提升了工作效率。
不足:
1. “孩子通”评价内容有待拓宽。
“孩子通”app大多数教师都在使用,比如来园打卡,统计人数以及孩子通中动态、成长档案以及评价栏目。本学期我们针对评价这一栏目进行教研,但是从教师的使用情况来看,评价的范围不够广,能依托评价指南中的六大领域但是细化程度不够。
2. 加强人才培训力度。
时常组织教师参加课件、微课、视频课交流评比活动,但是获奖率不是很高,设计思路不够新颖,制作不够完美等,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专长的老师缺乏。为此,下学期一带教学习为契机,发挥团队的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升作品的质量,争创佳绩。
三、工作目标
继续依据《上海市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实行)》,结合实际,加强信息技术骨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有技术、有创新的团队,全体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开展信息化项目“孩子通”APP评价软件应用实践研究,家园合作共同参与评价,不断优化评价的科学性;利用上海市学前教育网平台,加强一网三通的管理应用,不断探索“课程通”在教师学习、教研、交流、资源等方面的合理运用,提升应用效能;
四、工作要点
1. 建立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
(1)拜师学习。借助外力,以与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中心带教学习为契机,派出骨干教师拜师学习,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
(2)组建团队。推荐有技术、有专业的教师组建一支信息骨干队伍,成立设计组、制作组,制作微课、课件,发挥团队的力量,集思广益,提高幼儿园信息技术综合实力。
(3)交流评比。搭建平台,结对合作参加信息化课件、微视频评比活动,挖掘潜能,发挥特长,提升自身信息应用水平。
2. 幼儿评价APP系统的科学应用。
(1)项目引领。以区级信息化项目研究为基础,扎实开展相关研究,开展
优质课例研究与推广。梳理优秀APP利用案例、亲子故事、幼儿学习故事等,提升研究实效性。
(2)加强指导。基于家园共同实施参与幼儿评价,如何收集幼儿信息、如
何评价梳理信息,加强家长评价的指导,使幼儿评价更具实效性、便捷性、科学性,促幼儿个性发展,不断优化幼儿评价系统。
(4)案例分享。学期末,根据“孩子通”评价系统应用成效,梳理经验,撰写指导案例,交流分享,汇编成册。
3. 课程通教学资源的优化应用。
(1)观摩研讨。以信息教研为阵地,挖掘“课程通”优质的教学资源,利用资源在组内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并开展组织研讨,各班组梳理清单,便于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查找与应用。
(2)加强梳理。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各班组根据主题内容,对课程通的资源进行全面梳理与整理,根据资源库的内容,有系统整理一份清单,便于教师在教学中的查找与应用。
奉贤区实验幼儿园
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