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创新领航
	——奉贤区思言小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思言小学信息化工作将紧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步伐,深度融合2025年奉贤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及学校综合服务智能体建设需求,致力于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以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为核心,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全面升级。
	二、目标定位
	1.素养跃升: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教学创新,学生能够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度探究。
	2.环境优化: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网络环境,确保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得到高效满足,构建安全、稳定、智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3.智慧校园:以智慧校园建设为目标,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的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4.安全护航: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学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师生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
	5.城乡共进:结合城乡互助成长项目,推动学校信息化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对学校现有的网络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网络带宽充足、稳定可靠。加强无线网络的覆盖和管理,特别是在教学楼、图书馆、专用室等师生密集区域,提供高速、稳定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
	2.根据教学和管理需求,逐步更新和升级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化设备,确保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3.按照奉贤区教育工作的要求,推进数字学习空间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智慧校园建设与信息技术应用
	1.继续推进“三个助手”在所有学科中的常态化应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信息化平台使用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结合“三个助手”平台,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进一步完善“慧研修”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和性能。引入AI课堂评价分析系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行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促进教师个性化学习和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功能,为学校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教师从“说雅言”到“育雅趣”再到“崇雅致”的逐步提升,推动教学风格个性化发展。
	3.结合城乡互助成长项目中的“教学述评”研究,探索学业述评的有效路径和反馈机制,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利用数字化学业述评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追踪和分析,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4.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探索“学校—家庭”“教师—家长”协同育人的评价理念。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平台等方式,增进家长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推动家校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
	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国产系统和正版化软件使用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比赛和交流活动,如信息化教学案例设计大赛、微课制作大赛等,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计划组织教师参加AI教学技能培训,提升他们运用AI工具进行课程设计和课堂管理的能力,逐步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教学环境。
	2.组织学生参加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电子板报创作比赛、编程竞赛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学习体验。开展线上阅读分享会、数字化创意设计大赛等。计划开展跨学科融合项目,鼓励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相结合,探索信息技术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效果。
	3.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引入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4.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研、在线教学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强化网络安全管理
	1.做好网络安全监测机制查摆优化,定期对服务器、办公电脑进行杀毒和漏洞扫描,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对校园网站、信息发布系统等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2.常态化遵循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应急处理能力。
	3.建立健全数据保护机制,确保学校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不被泄露和滥用。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测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五)推进城乡互助成长项目
	1.结合城乡互助成长项目的要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通过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集团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2.与结对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共同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通过互相观摩、评课议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3.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化成长项目的具体要求,推动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为城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工作行事历
	九月:
	1.召开信息化工作启动会议,总结上学期工作,部署本学期计划。明确信息化工作小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组织“慧研修”平台及AI课堂评价分析系统使用培训。,提升教师操作技能。
	3.推进信息化宣传工作,更新校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内容。
	4.对校园信息化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十月:
	1.深化“三个助手”应用,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研讨活动,提升教师设计能力。
	2.开展网络安全自查与培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家长网络安全意识。
	3.收集教师使用“慧研修”平台的反馈意见,优化平台功能。
	十一月:
	1.继续推进“三个助手”在所有学科中的常态化应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信息化平台使用研讨活动。
	2.对校园信息化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3.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电子板报创作比赛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十二月:
	1.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开展远程教研。
	2.组织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应急处理能力。
	3.召开信息化工作小组会议,总结并规划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月:
	1.组织信息化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展示本学期优秀案例和成果。
	2.结合本学期工作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规划下学期信息化工作方向和目标。
	 
	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