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通过推进“数智化”建设应用、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提高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我校信息化教育质量,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秉承应用驱动与机制创新的理念,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推进区域数字化校园和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生信息素养,深化新技术与教育管理、教学应用的融合,助力学校教育特色发展。
	一、常规工作
	1.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
	定期做好学校网络安全自查工作,鼓励学校网络管理员定期参与进修,更新网络安全最新知识。优化和完善网络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安全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
	2.组织各类信息化培训及评比,促进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
	以教育信息化各类大奖赛为契机,向全体师生宣传各类比赛信息,提升教师勤反思、重积累的钻研精神,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市、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开展的各类评比活动,争创教育信息技术工作的佳绩。
	3. 建设好云平台优质课例资源库
	结合新一轮新成长云课堂评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完成录课传课。激发学科间产生优秀课例的同时,充实资源库、丰富网络学习空间。
	二、重点工作
	1. 对校园有线网络进行升级改造,确保网络设备布局合理,带宽满足教学需求。
	2. 完善校园无线网络,重点覆盖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场所,确保网络信号稳定。
	3. 推进“三个智慧”建设与应用,完善智慧教学、智慧管理以及智慧服务。
	三、其他措施
	1. 信息素养教育: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评估和应用能力。
	2. 创新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如编程、机器人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分析需求与瓶颈:通过与师生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以及当前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四、工作行事历
	9月:
	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检查,网站检查
	网络安全宣传
	教育教学班级群的整理(微信、qq)
	学生新成长(小贤徽章)平台激化评价任务
	10月:
	信息化培训(教学观测系统使用)
	三个助手使用研讨(一)
	11月:
	三个助手使用研讨(二)
	12月:
	教师校本研修平台反馈
	三个助手使用研讨(三)
	1月:
	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归档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