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工作交流 | 学期计划 | 正文
 
弘文学校2025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工作计划
 
 

弘文学校2025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工作计划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信息化学期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全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一批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

2.优化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提高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率。

3.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种类,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4.推动信息化教学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

1.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培训

集团研修 AI+教学智慧分享

通过班主任工作坊、暑期培训、见习教师培养、集团为单位的区级比赛等活动,围绕“AI+教学智慧分享”,充分整合集团资源,突破学科、专业的界限,形成教学团队,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1)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最新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技术。

2.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

(1)完善学校网络设施,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2)更新教学设备,提高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率。

3.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小思听客 促动改变

利用伴随式数据采集和大模型协同分析技术,全方位赋能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校本研修等方面的专业成长,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挖掘教师的闪光点,沉淀宝贵经验,针对教师的困惑提供参考建议。通过“小思听客”听教师上课,分析教案,课后智能生成课堂分析报告,促动老师教案优化、课堂改进的好帮手。

(1)建立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类优质教学资源。

(2)鼓励教师制作和分享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

4.推动信息化教学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依托数据平台 激发学生潜能

依托极课平台的精准分析,做好质量分析工作,借助数据,着眼过程,提升质效。精心备课、设计问题、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让课堂每一分钟都充实有效。课后辅导注意方式方法,用好三乐助力币。做好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以及《奉贤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全面推进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等第制评价工作,继续完善等第制与学分制评价的融合,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小学新成长思来氏评价。

(1)开展信息化教学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推广优秀信息化教学案例。

(2)组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讨,交流教学经验。

5.加强信息化教学评价

(1)建立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2)定期开展信息化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激发教师创新意识。

 

四、工作步骤

1.第一阶段(第1-2周):制定本学期信息化学期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措

施。

2.第二阶段(第3-6周):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

3.第三阶段(第7-10周):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推动信息化教学与教育教

学的深度融合。

4. 第四阶段(第11-14周):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总结经验,完善工作。

 

五、预期效果

通过本学期信息化学期工作的开展,预期实现以下效果:

1.提高全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一批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

2.优化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提高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率。

3.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种类,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4.推动信息化教学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总结

本学期信息化学期工作计划将紧紧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目标,以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推动信息化教学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重点,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