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工作交流 | 学期计划 | 正文
 
青村小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工作计划
 
 


根据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精神和我校的学校工作计划,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素养,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教师队伍;努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信息化环境建设

1、数字校园建设

继续完成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在暑假期间,我校校舍进行了装修,对弱电系统进行了改造,重新铺设了网络线路,更换了交换机,使我校的网络设施更加规范。这对于学校网络的改善和提高网络的安全和故障检查提供了更好的硬件保障。但是还是有部分地方还没有得到改善,如总机房的线路比较凌乱,需要重新整理规划。

2推进校园的网络环境建设

树立建网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网页建设,计划对网站进行改版,申请专业团队设计学校网站,完善网站布局和内容,改进和提高教育网站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学管理服务。

增设教育科研论坛、班主任平台栏目,开展网上教学研究交流研讨。

3、倡导网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观念,使校园网成为开展网络教研的信息平台、工作平台和资源平台。继续加强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工作。以学校备课组为单位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上传相关资源(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设计、优秀训练题和试卷)。

4、依托校园网,全面推进教师办公无纸化。学校的各类通知、学习材料、相关文件等继续在校园信息网上发布。

5、加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安全 。积极实施《校园网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内计算机的应用监控。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学校网络安全的管理水平,加强网站、FTP服务器的安全防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制订网络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措施,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二、信息化应用管理和培训

1、开展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应用培训。

2、开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培训。

3、与进修校合作,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对校级领导、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校网络管理操作技能上进行培训,立足实际,针对不同学科和学段,完成对教师常用软件系统的专项内容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素养。

教师主动参加学校提供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类校本培训,达到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每学期分期进行培训,努力提升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教师自觉运用所学的信息化技能为教育教学服务。组织开展教师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4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堂应用实践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加大信息技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力度,发动全体教师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规范。

 

三、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应用

对信息化设备的常规管理和日常应用继续以“三管三到位”、“三好三达标”的标准要求。

对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保养等开展检查评比。

将信息化设备的应用纳入学校工作考核,确保提高常规设备使用率,同时要求学校要开展信息化设备应用教研活动,不断提升应用质量。

 

四、资源建设

1、与教研组合作,开展我校的资源制作活动。从学校实际需要出发,制作类型分实录精品课、专家讲座、教学培训等。

2购买、研发满足我校教育教学需要的学科工具软件、课件素材资源等数字化教育资源。

3、不断充实完善学校资源库,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