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数字化 赋能教育教学
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在2023学年第二学期,本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以《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及《奉贤区教育局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指导,积极贯彻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致力于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本学期,我们重点开展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整合研究与实践,推进了区域数字化校园和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信息素养,深化了新技术与教育管理、教学应用的融合,助力学校教育特色发展。
一、常规工作回顾
1.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本学期,我们持续加强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定期开展网络安全自查工作,确保学校网络环境的安全稳定。鼓励学校网络管理员参加进修,更新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优化和完善了网络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有效应对了各类网络安全事件,营造了安全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
2.组织信息化培训及评比。利用教育信息化大奖赛等契机,广泛宣传比赛信息,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市、区各级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举办的各类评比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果。通过希沃观测系统培训和评比,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增强了其教学反思和积累的能力。
3.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以校园3D打印和编程社团为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拓展课程和活动。借助各类比赛和活动,扩大了培训对象的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深度。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重点工作成果
1.优化希沃云班平台应用。通过对希沃云班平台的优化升级,确保了电子班牌、活动发布及签到的正常使用。希沃云班平台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工作。深入完善了围绕学生成长评价指标建立的竟成少年(小贤徽章)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在教师每月评价过程中不断完善学生数字画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借助平台生成个性化评价报告,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3.建设云平台优质课例资源库。结合新一轮新成长云课堂评比活动要求,组织教师完成了5节优质课例的录制和上传。充实了资源库内容,丰富了网络学习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评比和展示,激发了学科间优秀课例的产生和分享。
4.深入数字化转型。作为“三个助手”先行校,我们积极开展备课助手、上课助手及作业助手的常态化使用培训。在项目工作团队的带领下,借助区域、集团内优质资源,逐步推进了新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应用中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些学科推进工作路径和工作成果,为学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学期,本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育信息化改革,加强新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