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工作交流 | 学期总结 | 正文
 
塘外小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工作总结
 
 

在上级部门的悉心指导与学校整体工作规划的引领下,2024学年第一学期,塘外小学紧紧围绕提高学校信息化教育水平的目标,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安全第一、师生为本、持续优化的方针政策,扎实推进各项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本学期信息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果

(一)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有力

1.组织部署与策略调整:针对秋季开学(9月1 - 10日)、国庆假期(10月1 - 7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 - 10日)等重要时期,学校提前制定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网络安全保障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和需求,及时调整网络防护策略,如加强访问控制、增加安全监测频率等,有效防范了各类网络安全风险。

2.隐患排查与应急响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学校网络系统进行了全面排查,共发现并整改网络安全薄弱环节1处,如修复了部分设备的漏洞等。同时,完善了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应急演练。在本学期的重要时期,未发生任何网络安全事故,确保了学校网络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3.资源梳理与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信息系统资源梳理工作,对学校的各类信息系统进行了全面登记和评估,明确了系统的使用情况和安全状况。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向师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引导师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据统计,本学期共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1次,参与师生达380人次,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二)“三个助手”应用稳步推进

1.技术培训与跟进反馈:邀请相关技术人员来校开展“三个助手”应用培训1次,培训内容涵盖平台功能介绍、操作技巧、教学案例分享等方面,全体教师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对“三个助手”平台的使用更加熟练,能够将其有效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同时,建立了“三个助手”应用跟进反馈机制,定期对实验班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收集教师的反馈意见。

2.经验推广与问题改进:对于在使用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经验,如利用“三个助手”平台开展个性化教学、创新作业形式等,及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组织教师开展经验交流活动3次,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对于发现的不合理问题,如部分功能操作繁琐、与教材适配性不足等,及时与技术方沟通协调,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提高了“三个助手”平台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三)日常工作有序开展

1.制度完善与资料归档: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章制度,修订了《塘外小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塘外小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2项制度,明确了信息化工作的流程和标准,为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加强了日常资料的归档工作,对信息化项目的申报、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妥善保存,确保了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教师培训与课程落实:继续开展对学校教职员工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根据上级要求,认真落实三年级信息课和四年级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配备了专业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确保了课程的顺利开展。

3.课外辅导与竞赛参与: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外辅导,通过课外辅导,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比赛,本学期共有1名学生在市级比赛中获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二、经验与不足

(一)经验

1.组织领导有力: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为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培训效果显著:通过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培训和开展校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沟通协调顺畅:在“三个助手”应用推进过程中,学校与技术方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平台的稳定运行。

(二)不足

1.信息化资源整合不够: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和系统中,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共享机制,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

2.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意识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有待加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多样,学校现有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手段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更新。

三、改进措施

(一)加强信息化资源整合

建立学校信息化资源管理平台,对各类信息化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共享。鼓励教师将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上传到平台上,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加强与外部优质资源的合作与交流,引进适合学校教学需求的资源,丰富学校的信息化资源库。

(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意识

开展信息化教学创新案例评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三)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加大对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提高学校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定期对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未来展望

本学期,塘外小学在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以信息化教育为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加强信息化资源整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意识,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努力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