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数字化转型 创建智慧校园
——思言小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奉贤区教育局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依据新一轮学校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现有成效和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校信息化环境,推进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信息化素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现将本学期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绩与成效
陈芬在2022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中,课例《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入选精品课;
黄燕的课例《小数点移动》在2023年奉贤区智慧课堂教学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小学组二等奖;
冯心成的课例《4BM3U3P2Peters days》在2023年奉贤区智慧课堂教学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小学组三等奖;
姚张欢撰写的论文《浅谈在线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评价优化》获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交流展示活动奉贤区三等奖;
姚张欢、蒋缘指导学生李铭轩、吴坤泽、凌梓豪、鲍梓萱、周瑶参加“七彩校园”短视频创作活动获三等奖;
唐冠凤的摄影作品《城市美容师》《匆匆》登上《中国摄影报》(第17、34期)
唐冠凤指导学生秦瑶瑶、朱洁参加《寻找身边的美》摄影创作,获区二等奖、三等奖;
蔡俊杰指导学生顾希宸获明日科技之星(创意视频秀)获二等奖;
蔡俊杰组织学生江近泽参加2023年上海市青少年机器人知识与实践比赛-EnjoyAI获三等奖;
张远婷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绘制电子小报、电脑绘画等;
组织教师尹彩丽、孙怡蕾、姚张欢积极申报了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微视频培训课程;
孙怡蕾老师的《土布贴画》课程申报2023年市级共享课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做好常态工作,保障网络安全
本学期,继续常态化做好网络安全监测工作,保障学校门户网站、资源库、FTP服务器、图书馆数据库等多个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做实后台支持、数据备份等技术支持工作。继续做好校园网络机房设备运行的监控、维护工作,及时处理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检查、维修工作;规范各专用室、教室的信息化设施设备的维护和安全使用,并作好设备的使用、维修记录;所有电脑均根据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的要求,安装正版软件和正版杀毒软件,保证学生、教师用机的正常使用,全校无线网络畅通,学校ftp、智能图书馆系统等工作正常,数据更新及时;进一步发挥校园门户网站、微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的作用,提升学校的对外宣传力度,让信息化服务于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等。此外,本学期响应家长需求,学校在各走廊、楼道等学生活动区域加装了摄像头,扫除盲区,保障师生活动安全性。
2.夯实校本培训,提升信息素养
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开学以来,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方面培训,聚焦教师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组织教师完成十四五春季市级网络共享课程研修以及家庭教育专业培训网上的“学生生涯指导与心理辅导”,完成率为100%。
学校邀请原上影集团工会主席,现为上海职工微电影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的李雷老师为教师进行《手机制作短视频及如何快速组织拍摄微电影》的专题讲座,根据培训内容和教师发展需要,每位教师还编辑并提交了一段反应教育教学、学生活动的短视频作为信息化校本培训作业,切实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根据学校教师情况,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团队建设,依托“三营三坊”中的职初教师潜力生长营,构建一支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家校互通的教师队伍,分设“照片”“视频”“通讯”三个小组,承担学校大型活动的宣传工作,成为信息化应用的生力军。
3.优化网络环境,加强设备管理
自上学期起,我校参与了“三个助手”数字教学服务平台奉贤区试点校工作。学校接到试点校任务后,迅速搭建团队,以四年级英语、数学学科为试点,组成了一支先行团队,围绕三个实践环节,以“点”到“面”进行扩展,实现层层推进。然而学校录播教室的无线网络信号不佳,时好时坏,“三个助手”的应用常常遇到网络拥堵的情况,为了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信息化研究,本学期,学校在录播教室加装了十几台路由器,实现了无线网络升级,让“三个助手”能顺利应用到课堂,帮助教师实时把握学情反馈,提升课堂质效。加强网络、广播系统等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下学期,学校方面争取把部分教室的智慧黑板设备进行升级更换,为师们创设更好的教学环境。
本学期,学校接收了一批PAD,用于智慧课堂的教学,为了做好设备的保管与维护工作,学校建立了收取制度,由杨燕平老师主负责实施登记,规范了PAD的使用与维护,避免遗失与损坏,下学期将健全这一制度,借取及归还责任到教师,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4.推进项目建设,赋能信息研究
学校以信息化项目《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二十四节气”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与实践》为引领,继续深入优化课程,聚焦顶层设计,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主题式综合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建立“二十四节气”课程微信平台,紧抓特色课程的数字资源建设,分设“活动公告”、“特色课程”、“活动广场”“成果展示”四大板块。从课程发布、内容共享、活动推广、参与评价等,让学生尝试沉浸式、一体式学习体验。学生和教师可以在数字平台上寻找节气资源,欣赏节气作品。本学期导入了一年级新生的账号,保障了全体师生对节气平台的全面使用。
5.组织教师参赛,提高信息化认识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方面的比赛,为他们搭建平台,鼓励教师以赛促研,以评促优,提升教师对信息化的认识。组织教师申报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微视频培训课程、市级共享课程、各类视频、摄影、信息化征文活动。
以“奉贤区智慧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为契机,努力创设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实践,通过比赛提升课堂教学质效。在引、推、拉的过程中,教师们将“希沃白板”“三个助手”等应用融于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最终,荣获一个数学二等奖、一个英语三等奖的好成绩。
三、下学期工作设想
1.围绕新一轮的学校信息化三年规范,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2.继续开展《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二十四节气”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与实践》信息化实践项目研究实践,全面推进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平台建设。
3.继续强化信息技术(三个助手、智慧课堂等)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效。
4.充分利用创客中心现有资源,重点提升机器人、3D打印激光雕刻等信息化特色课程质效。
上海市奉贤区思言小学
2023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