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工作交流 | 学期总结 | 正文
 
奉贤区思言小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工作总结
 
 

立足教育发展需求 助力智慧校园建设

——奉贤区思言小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学期,继续以区信息中心、信息技术研训中心、信息科技教研室工作为指导,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现有成效和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校信息化环境,推进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以改善学校信息化综合环境为准绳,以提高学校信息化教育为目标,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信息化素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现将本学期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绩与成效:

(一)教师获奖:

1.202411月,王晓岚在“第十届小学科学长周期探究优秀项目展示活动”中指导的项目《校园桑蚕探秘》,荣获上海市三等奖。

2.2024年11月,冯心成区公开教学活动微论坛:依托“三个助手”建构智慧课堂 助力多元成长

3.2024年11月,何丹锋、尹彩丽老师被聘为2024年奉贤区新成长课堂全员展评活动评审专家。

4.2024年12月,徐小斐完成2023年上海市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修活动学习

5.202412月,王晓岚在“上海市小学科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征集活动”中撰写的教学设计《给娃娃选衣》荣获上海市二等奖

(二)学生获奖:

1.2024年10月,张济川在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板块中获得三等奖(指导老师:王晓岚)

2.2024年11月,张李蓬在奉贤区校园人工智能嘉年华暨2024年上海市青少年机器人知识与实践比赛奉贤区选拔赛“智能机器人折返跑”项目中,荣获三等奖(指导老师:王晓岚)

3.2024年11月,孙研烁在奉贤区第九届学生活动创造发明设计(小学组)中荣获三等奖(指导老师:王晓岚)

4.2024年11月,沈皓晨荣获2024年上海市“六一”小学计算机创新活动——程序设计三等奖(指导老师:黄燕)

5.2024年11月,赵彦谦的作品《数码时代的》荣获2024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第二届伤害中小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科普漫画大赛(指导老师:孙怡蕾)

6.2024年11月,黄泽杨同学参加“‘国际科学与和平’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活动决赛”荣获上海市二等奖(指导教师:蔡俊杰)。

7.2024年11月,胡淯程同学参加“第四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无人驾驶虚拟赛道决赛”荣获上海市二等奖(指导教师:蔡俊杰)。

8.2024年9月,陈婧瑶、李轩、章以诺、卢茵、仇俊宇、薛逸凡、孔卓研、贺嘉誉同学参加“第16届上海模型节奉贤区选拔赛各类比赛荣获奉贤区二、三等奖(指导教师:蔡俊杰)。

二、主要工作回顾

(一)重点工作

1.加大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力度,促进学生多元成长

依托数字化课堂转型,继续推进“三个助手”建设,本学期,以“三个助手”深度推进契机,结合“乐雅杯”教学评比,常态化开展“三个助手”教研。作为区“三个助手”试点校,本学期,做到全年级全学科教师开展学科“三个助手”教学,24位教师开展了校级展示课。此外,继续以“依从节气”及“智能机器人”两个区品牌课程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展了机器人、3D打印、节气综合实践活动等信息化助力课程模块,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2.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推动教学融合创新

本学期,我们以双新课改为契机,通过集中或小组形式开展了“慧研修”“区教育云平台”“云课堂”等应用平台使用操作培训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同时,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新成长课堂教学全员展评等活动。本学期所有教师参与区全员展评活动,2位教师被聘为2024年奉贤区新成长课堂全员展评活动评审专家。7位教师参加区域智慧课堂应用推广及信息技术教学技巧案例的征集活动,激发学校和教师对于智慧课堂应用的热情和创造力,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

(二)创新工作

1.依托集团资源,架起智慧之桥。

为进一步推进集团各校信息科技“双新”工作高质量实施,进一步关注跨学科主题研究,提升教师信息专业素养,本学期依托集团资源,赴虹口区曲阳第四小学开展人工智能外出学习活动。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后续,集团各校、各教师都将齐心协力,形成教育合力,坚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体验,真正完成教育现代化。

2.积极开展创客活动,助力创新思维培养。

为更好的践行“科创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育人理念,本学期继续开展了“民族一家亲 一起来创客”系列5次活动。通过“童心颗颗爱国情 风铃声声迎国庆”风铃挂饰制作大赛,体现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开展“超级景观秀——智慧城市”模型景观比赛,展示了学生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与想象,还锻炼了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科技应用能力;开展“创意彩泥秀‘与泥共阅读’”活动激发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智能安全头盔模型制作”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还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开展“金蛇献瑞”迎新生肖撕纸创意活动传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各类活动以科技信息技术为载体,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三)常规工作

1.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化环境安全稳定

本学期,我们持续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工作,实时更新杀毒软件,定期对服务器、办公电脑进行杀毒,有效杜绝了电脑病毒、黑客对网络系统和电脑终端的影响。同时,保障了学校门户网站、图书馆数据库等多个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开辟“爱数”资源库,并做好了后台支持、数据备份等技术支持工作。完善了“奉贤区思言小学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利用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专题学习等机会,积极引导所有教职员工注意自己的网络言论和舆论导向,本学期无一起网络安全事故。

2.优化升级设施设备,满足教学需求

我们进一步优化升级了校园网络监控系统,以及学校安全管理平台、教育缴费平台、学籍平台、校园广播、学生机房、智能黑板、图书借阅等设施设备,确保了师生日常教学的需求得到满足。此外,进一步完善了《思言小学大屏安全应急演练方案》《思言小学电子大屏使用管理制度》确保了内容的安全、健康。

3.完善综合评价系统,优化学生发展模块

我们利用家长会、政治学习等机会,继续做好教师、家长区“小思徽章”综合评价系统使用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学生成长经历、学校重大活动、班级活动、班级管理等一系列学生发展模块。这使得学习评价更加具体、科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教育,增强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校园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网络安全宣传标语,以及班级内兼具趣味与教育意义的主题板报,营造了浓厚的网络安全文化氛围,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思政课堂上,红色宣讲团的老师给少先队干部上了一堂“加强网络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教育课,教育学生们文明上网,争做“网络好少年”。在学校德育处的组织下,各班积极开展了“网络安全”主题班会课。通过观看教育视频、组织小组讨论、开展知识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网络安全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校还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的网络安全知识与家人共同分享,让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实现“小家”与“大家”的共同安全。在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与守护者。

三、下学期工作设想

(一)重点工作

1.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将继续推进“三个助手”建设,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通过教研组的研讨活动和教学展示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学校信息化教育的持续发展。

2.完善信息化设施设备。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设施设备。例如,更新老旧的硬件设备、优化网络系统等,以确保师生日常教学的需求得到满足。

3.在教研活动与教育管理方面,常态化地使用各类先进平台,确保能够最大化地挖掘和利用平台所提供的各项功能。这不仅能够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还能有力推动学校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的全面转型,为师生创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和竞争力。

(二)创新工作

组织教师参加AI教学技能培训,提升他们运用AI工具进行课程设计和课堂管理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通过这些举措,逐步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教学环境。

 

 

2025年1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