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 互助引领成长
	——奉贤区思言小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信息化工作总结
	 
	本学期,思言小学信息化工作紧密围绕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奉贤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城乡互助成长项目要求,持续优化学校信息化环境,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扎实工作,全校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育质效显著提高。现将本学期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绩与成效
	(一)学校获奖:
	1.2025年3月,获第四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嘉年华——“云课堂”项目优秀组织奖
	2.2025年4月,思言小学科创空间站成为市科创教育联盟校
	(二)教师获奖:
	 1.2025年3月,蔡俊杰获2024年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奉贤赛区(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二等奖
	2.2025年5月,何丹锋、尹彩丽老师被聘为2025年奉贤区智慧课堂教学评活动评审专家
	(三)学生获奖:
	1.2025年5月,孔卓妍、李钒荣获“七彩校园  快乐成长”奉贤区第十届学生活动节“AI绘‘非遗’”活动小学组三等奖
	2.2025年5月,孔卓妍获“七彩校园  快乐成长”奉贤区第十届学生活动节“少年发明家”创作发明活动小学组三等奖
	3.2025年5月,李轩、孔卓妍获“七彩校园  快乐成长”奉贤区第十届学生活动节奉贤中学杯“我的蓝天梦—水火箭挑战赛2.0”活动小学组二等奖
	二、主要工作回顾
	(一)重点工作
	1. 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本学期,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爱数网盘、小思徽章等使用培训等。通过集中学习和小组研讨,教师们不仅掌握了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和工具,还深刻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5位教师积极参加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6位教师参加智慧课堂应用推广及信息技术教学技巧案例评比都已入围,将参加市级评比。另外,3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了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电子板报创作比赛,2位教师分别开展了主题为《数字化转型下的小学劳动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和《借 “三个助手” 之力,探小学英语精准教学之路》的精彩一刻交流会,分享了各自在信息化教学中的探索成果。通过丰富的实践操作和创作分享,全校师生们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 智慧课堂应用常态化
	依托“三个助手”平台,全校教师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研讨与实践,不少学科教师还结合“三个助手”等数字化辅助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提炼建构各学科数字化教学样态,也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教研组为单位的活动频繁,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评课议课等方式,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本学期学校抓住了“奉贤区智慧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契机,努力创设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实践,3位教师参加区级评选,2位教师被聘为2024年奉贤区新成长课堂全员展评活动评审专家。4位教师利用三个助手开展区级教研课,共计44位教师开展校级三个助手及希沃软件展示课。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创新工作
	1.书香润初心 阅读促成长
	为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助力师生共同成长,思言小学在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涵盖学生与教师两个层面。在学生层面,学校精心组织了儒香诵读活动。活动中,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精神饱满、声情并茂地诵读经典诗文。他们或慷慨激昂,或婉转悠扬,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传递着经典中的智慧与情感。从古老的《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充满哲理的散文到激昂奋进的现代诗歌,一篇篇经典在学生们口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此次诵读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典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更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在教师层面,举办了以“书香润初心 阅读促成长”为主题的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活动中,教师们围绕阅读书籍,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与教学实践,分享阅读感悟、交流教育心得。自由讨论环节,大家围绕“阅读如何赋能课堂教学”“经典教育理论的时代价值”等议题展开热烈探讨,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书香弥漫校园,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积极开展创客活动,助力创新思维培养
	为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育创新思维,思言小学开展了系列科创活动,成效显著。在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标牌创作活动中,学生们以科技创新为灵感,围绕科技节主题,运用多种设计元素与制作技巧,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标牌作品。此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加深了他们对科技与文化关系的理解,激发了创新思维。“点燃创意火花 共筑创新梦想”科创活动,以构建“玩中学、做中创”的科技教育生态为目标,设计了“叠趣巅峰”“高塔争霸”等趣味与挑战并存的科技项目。活动吸引大量学生参与,他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科创项目还增设了“环智机匠”“遥飞逐梦”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科技体验,拓展了科技视野,培养了团队协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AI心理海报制作活动利用AI绘画技术,引导学生将心理状态具象化,制作海报促进自我觉察与情绪表达。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增强了心理健康意识,构建了互助友爱的校园心理支持系统。这一系列科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
	(三)常规工作
	1.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化环境安全稳定
	本学期,继续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工作,实时更新杀毒软件,定期对服务器、办公电脑进行杀毒,有效杜绝了电脑病毒、黑客对网络系统和电脑终端的影响。同时,保障了学校门户网站、图书馆数据库等多个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利用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专题学习等机会,共同学习了《奉贤区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奉贤区思言小学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积极引导所有教职员工注意自己的网络言论和舆论导向。本学期完成了近四年自主实施教育数字化经费投入情况统计,完成“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区域调研问卷调查。本学期无一起网络安全事故。
	2.用好信息化管理一平台,促进教学评价改革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慧研修”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和性能。通过平台,实现了教育管理、教研活动、教师成长档案等方面的信息化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功能,为学校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结合城乡互助成长项目中的“教学述评”研究,学校联合超星平台,开始逐步探索学业述评的有效路径和反馈机制。利用数字化学业述评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追踪和分析,建立了学业预警机制,帮助学生不断成长。另外,利用“小思徽章”“数字家长”平台,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3.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教育,增强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校园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网络安全宣传标语,以及班级内兼具趣味与教育意义的主题板报,营造了浓厚的网络安全文化氛围,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认真开展“加强网络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主题教育课以及“国家安全,童心守护”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家长观看《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通过观看教育视频、组织小组讨论、开展知识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网络安全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校还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的网络安全知识与家人共同分享,让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实现“小家”与“大家”的共同安全。在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与守护者。
	三、下学期工作设想
	(一)重点工作
	1.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
	继续推进“三个助手”建设,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通过教研组的研讨活动和教学展示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学校信息化教育的持续发展。
	2.完善信息化设施设备
	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设施设备。如更新老旧的硬件设备、优化网络系统等,以确保师生日常教学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 常态化使用先进平台
	在教研活动与教育管理方面,常态化地使用各类先进平台,如“慧研修”平台、区教育云平台等。通过挖掘和利用平台所提供的各项功能,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推动学校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的全面转型。
	(二)创新工作
	1.AI教学技能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AI教学技能培训,提升他们运用AI工具进行课程设计和课堂管理的能力。通过培训,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逐步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教学环境。
	2.跨学科融合项目
	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开展跨学科融合项目。通过项目实践,探索信息技术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效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学期,思言小学在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信息化素养,还推动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深入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信息化支撑。同时,加强与城乡互助成长项目的合作与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推动城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奉贤区思言小学
	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