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条线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继续围绕深入贯彻各文件精神提出的要求,结合区信息中心关于本学期信息技术的有关内容,结合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和幼儿园园务计划开展本学期的各项工作,积极营造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环境,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大力推进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积极迈向数字化转型。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维护更新信息设备
	1.加强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网管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按时完成校园网络自查等工作,定期检查门卫、机房、办公室和班级等处的电子设备,特别是核心设备的运行情况。
	2.添置新的设备。本学期我们奉浦园更新并新增了西沃的一体机,以及九华园新增添7个PAD。解决了因为设备老化带来的教育教学实施的困难。同时PAD的投放让信息化优势进一步体现在教育教学中,从而更好的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3.本学期我们继续利用运动臂章、运动手环等媒介,落实户外两小时的监测工作。这体现在我们在学期初就联系臂章的运维单位进行臂章电池的更换,保证臂章能顺利起到监测作用。同时3个托班也进行了臂章信息的输入,让托班幼儿的户外两小时时间也得到保证。结合上学期的审计结果,运维人员进行了运动臂章的巡检设备检查与使用方法告知,让老师对臂章的设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落实各项常规工作
	1.本学期我们接受区信息中心的巡检时,发现机房的纸板需要清理,否则会引起安全隐患,我们后续就此问题及时作整改,以保证电子设备及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机房的安全。
	2.我们积极配合上级部位的各项工作,如根据信息中心的要求,我们完成了学校信息资产报备表、无线覆盖登记表等表格、完成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调研调查问卷等。
	3.4月29日完成信息化常态调研。分管领导做近期信息化工作的总结和交流。蔡晓丹老师承担了信息活动课的开放任务。此次调研获得区信息中心专家老师的一致好评。
	4.发动园内老师积极参加“智慧课堂”评比,本学期我们选送了2位老师的集体活动课例已上传相关平台。
	三、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
	1.本学期幼儿园层面共对全园教师进行了3次信息化培训。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中学艺术、高中美术教研员、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正高级教师徐韧刚,作《人工智能+教育》专题讲座。让老师们深切的感受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到今天,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各个行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尤其也在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中也体现出了巨大潜力。这丰富了教职工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也激发教师不断探索数智赋能下教育教学的新变革。
	●为了提高我园教师对微课的全面认识,提升教师设计和制作微课的水平,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和个人专业发展,我园特邀请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研训员钱筱雪老师为大家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专题讲座。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园教师对微课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领会了微课“短、小、精、悍”的独特魅力,也明白了微课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课程。
	●为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们精心组织了“希沃白板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专题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们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精彩教育活动的意识,为后续智慧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积极开展信息中心组活动,通过中心组活动组织信息组的老师们及时梳理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并及时进行调整;学习如何摄录编一节优秀课例,并以《节约时间小达人》为例,深入研讨,这也为老师们的探究和学习提供途径和方向。从而切实提高信息中心组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四、数字化转型工作
	1. 数字化运动场景的配置
	   我们依托运动手环、运动臂章以及孩子通软件进行了数字化运动场景的一个配置。我们将运动手环运用在九华园,主要监测中大班孩子的每天户外两小时工作。将运动臂章投放在奉浦园,主要监测托小班孩子每天户外两小时的工作。而孩子通则是全园通用。
	2. 数字化运动场景的运行
	●运动手环
	每学年使用前,信息分管联系平台负责人进行对幼儿信息的更新,保证每个幼儿的信息准确。在推进过程中,幼儿园还制定运动手环的使用制度,何时佩戴、何时归还,包括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手环发生损坏如何操作、如何进行安全充电等都有详细的要求和规定。确保每位幼儿在户外两小时期间始终佩戴好运动手环。运动后,老师可以通过小程序后台回看孩子当天的运动数据,以此了解孩子当天的运动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监测科学地对肥胖儿、体弱儿进行保育和引导,从而更进调整保教措施和行为。业务园长也能够监测管理中大班各个班级的运动质量;所有的数据也都会同步反馈到园长这里,直观的数据呈现可以让园长全面了解中大班户外运动情况并进行整体调控。
	●运动臂章
	在臂章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同样制定了臂章的使用制度,对佩戴的时间、佩戴位置等进行了实践和讨论,最后形成经验。每天运动后,我们老师也能通过小程序进行对数据的一个观察和统计,了解不同幼儿的运动情况,开展针对性指导。比如一个星期下来,可以明确的看到因为病事假不来园的幼儿,那么他的运动量就要相应的增加一点。
	●孩子通
	我们的孩子通分园所端和家长端,是所有教职工和家长都能使用的。通过这个app,老师能清晰的看到孩子每天的入园情况:包括来园人数和请假人数。家长通过家长端进行请假,教师和保健老师可以在请假里面看到家长的请假理由,如果请假理由是生病,那么就可以帮助教师通过电话、微信、家访等方式,做好幼儿身体状况的进一步跟进,一旦发现幼儿有传染病,做到及时上报。再者根据全园的入园人数,保健老师可以定制幼儿的饭量、菜量及调味品的量,营养员根据每班人数,进行适当的分发饭菜汤,以免不够或者浪费。
	电子秤的功能。学期初,保健老师会输入体弱儿的名单,一个阶段会对这些幼儿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测量好后能直接导入到孩子通平台里。这些身高体重情况,则可以帮助保健老师更有针对性对孩子的营养、运动等方面矫正或指导。
	评价功能。孩子通上有六大领域的评价指标,教师对幼儿进行健康与体能的评价后,家长也能通过家长端看到孩子运动能力的发现及达成情况。包括我们的业务园长也能够在平台上看到不同班级幼儿的达成情况后,从而帮助我们为幼儿实施后续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信息化成绩
	1.完成信息化常态调研工作。
	2.杨颖、蔡婷婷被信息中心聘为“智慧课堂”评委。
	五、后续思考
	1. 继续加强信息化项目的研究工作,探讨运动臂章记录幼儿的运动时间等,实现数据分析,为教师有针对性的活动指导和帮助幼儿提供最大可能。希望上级信息部门也加强对我园信息项目的指导,以帮助项目更有针对性的开展。
	2.数字化场景的类型比较多,如何合理的整合,达成数据共享,应用于幼儿园管理、教学、后勤等多领域的使用、监测、研究……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