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回顾与主要成效
	过去一学年,我校在奉贤区教育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融合创新、师生素养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一) 基础设施环境持续改善
	1. 完成了教学楼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升级,师生移动学习与办公体验得到显著改善。
	2. 为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全部教室更新了新一代交互式智能教学一体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效率大幅提升。
	(二) 教学融合应用初见成效
	1. 常态化应用:全体教师均能熟练使用“腾讯会议”、“钉钉课堂”等平台进行家校沟通、作业布置与线上答疑。95%以上的教师常态化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
	2. 创新性探索:语文、英语教研组利用智慧阅读平台开展了整本书阅读项目,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数学组利用几何画板、图形计算器等软件深化了直观教学。综合理科组利用虚拟实验软件弥补了部分高危、高成本实验的不足。
	3. 教研新模式:各教研组利用线上会议平台成功开展了多次与兄弟学校的联合教研活动,突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教研视野。
	(三) 师生信息素养稳步提升
	1. 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提升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技术人员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数字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
	2. 借助钉钉、微信群等平台,教师推送学习资料、布置作业,也通过问卷星等软件,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
	3. 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采用音频、视频会议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研讨、论文交流等。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评课活动,提升教研水平。
	4. 积极采用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实现跨学科、数字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四) 网络安全体系运行平稳 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全年定期进行安全检测,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确保了各类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
	1. 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教务管理、学生成长记录、后勤服务等系统之间数据尚未完全打通,数据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
	2. 融合创新深度有待加强: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停留在“演示工具”层面,在利用技术变革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学习方面探索不足。
	3. 专业支撑力量略显薄弱:信息中心师资力量有限,在面对大量设备维护和新技术支持需求时,有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新学年的工作将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1. 重点推进数据整合:启动校级智慧教育数据平台建设规划,逐步打通核心业务系统,为精准管理和大数据评价提供支撑。
	2. 深化教学模式变革:以“智慧教室”为试点,鼓励开展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模式改革,培育一批信息化教学标杆课例和骨干教师。
	3.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考虑引进或培养一名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借助外部专家力量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4. 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成果更大幅度地纳入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上海奉贤区博华高级中学
	202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