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工作交流 | 学期总结 | 正文
 
2016学年第一学期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2016学年度,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将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
一、观念引领、制度保障,构建信息化管理网络
我们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制高点,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为此,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班子成员对日常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评估、培训、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学校信息化工作等,构建了由分管领导、网管员、信息技术专职老师和年级组长组成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
二、硬件升级、软件更新,充实信息化教育资源
推进教育信息化,硬件是前提,资源是基础。近三年来在政府的关怀和学校的不断争取和努力下,信息化硬件设施逐步充实。
目前学校拥有独立的网络控制机房,机房内配置交换机,并配备应用服务器,阅卷系统扫描仪,多次组织校际电脑阅卷。行政办公区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充分满足全校的教育教学、办公、管理的需要。学校配置了高标准全自动录播教室,装备了录播、直播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的把现场信号录播或直播到全校的每一个教师电脑终端。满足教育教学、教研的需要。多次直播公开课和和各种大型直播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全校按照信息中心要求做好杀毒软件安装和绿色DNS使用。
三、加强培训,掌握技能,提升信息化技术素养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校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信息化培训机制。采用网络课程以及面对面辅导等做好各种教师培训工作。
四、深入探索,研究实践,开展信息化创新应用
目前学生考试阅卷系统和质量分析系统项目正在尝试运行。开展互动课堂、视频应用、学习平台等实践,创新教学手段和模式,加强教育信息化教科研以及管理水平,以信息化项目推动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互动、开放、共享的网络平台;探索运用“益课堂”微信平台,加强家校沟通,提升学校育德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切入点,借助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系统为契机,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让全体教师由初步会用到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熟练使用网络(备课、上课)课程资源,努力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
五、加强信息宣传,做好辐射作用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加强学校网站的内容充实,丰富板块。根据教育局和信息中心要求,做好学校微信公众号认证和接入工作,经常把学校活动推送到家长手机,取得良好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