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工作交流 | 信息化规划 | 正文
 
聚贤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2021.9—2024.8)
 
 

聚贤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2021.9----2024.6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助力上海教育现代化建设,上海市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优质均衡、个性多样、衔接融通、高能高效、开放科学”的“十”教育信息化工作任务我园力求打造数字化学校,以信息化促进我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我园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我园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二、现状分析

1.信息化基础设施

硬件设施:我园现共有10个班级,每班都配备一台联想一体机电脑、一台sewoo一体机、一个展示台、一台IPAD、录音笔2支、一台打印机2支3D打印笔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硬件设施较完善,满足信息化教学基本需求;学校多功能厅和思维室小会议室各配有LED显示屏1台多功能厅在2020年暑期进行改造投放了投影系统、扩音系统与校园网络和闭路电视系统相连,拥有校园广播系统;思维室1间,其中思维室有六台供幼儿自主学习的学习机和四台触摸屏学习机2020年又增设了2台学习触摸机以及17台平板电脑。硬件和软件设施按照上级配置到位,教师25人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便于教师办公,由于硬件和软件跟上了信息时代步伐,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办公效率,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

软件设施:学校建有校园主页,目前主要是公告、新闻传递教研专栏

班级主页、宝宝大作等几个模块,各模块长期应用。

2.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教育资源方面学校已经有投入,购买部分3d交通软件及人体软件,更加直观让孩子学习知识。教学资源光盘,学校各教师也存备了些自己收集或制作的资源。但是总的来说,资源不丰,零碎不成系统,校外的资源库使用也比较少,目前相当部分教师都是依靠自己收集或制作资源、主题数进行教学活动,数字资源缺失是阻碍信息化教学很大的障碍。

3.师资水平

目前学校教师正比较年轻化,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技术水平还不高,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意识不强烈,且学校尚缺乏领导型的技术人才。

4.存在问题

教师对信息化的实践、研讨意识还需加强,对新兴信息设备的使用与研究,如视频、音频制作、课件的制作有待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也比较缺乏。教育信息化钻研精神有待提高。

三、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幼儿园现有的硬件、软件资源,发挥教室多媒体、校园网的作用,借助孩子通平台,推进幼儿园信息化管理进程,使信息化工作真正渗透到日常的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实践项目《幼儿园泥塑课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实践与探索》,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全面提升我园教育信息化的水平。

四、分阶段目标和措施

第一阶段:20219——20226

目标:

1.围绕“教育信息化2.0试点校推进”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园本培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度,打造一支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

2.进一步发挥孩子通、课程通交互性,畅通沟通渠道,关注幼儿的发展。

3.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做好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宣传工作。

4.争取信息实践项目“微视频”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泥塑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开题、中期报告等资料整理

5.围绕信息化标杆校创建,更新及添置信息设备,优化软件设施,积极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6.争创区级信息化示范校。

措施

1.采用外培(区内外信息技术培训班)和自培(幼儿园信息应用教研组)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多种信息技术,提升幼儿园中青年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水平。

2.整理教学资源(课件、玩教具等),方便教师获取,满足不同教师的要求,使教育资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得到改善和加强。

3.积极打造一支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研讨工作,提高学校信息技术综合实力。

4.发动全园老师利用网络踊跃投稿,做好宣传工作,真正使幼儿园网站成为虚拟窗口和学习资源的汇集地。

5.加强幼儿园园网的监控力度,保证幼儿园网站安全正常运行。

阶段:20229——20236

目标:

1.以组建校园网为重点。更新重组学校网站,精简网站栏目,充分利用校园网、申请实现无线WiFi的覆盖,充分利用无纸办公。同时学校要加强学校网络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管理,充分发挥现有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服务平台。

2.以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切入点。努力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

3.以资源库的建设为保障,资源是教育信息化重要部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难点,必须把它放在突出位置,在资源建设上,以学校的爱数云为主体,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学校的各学科教学资源,并要求教师主动将比较好的教学资源和教案上传至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游戏、生活、运动、学习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教科研提供条件。

4.继续信息实践项目“微视频”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泥塑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结题等资料整理。

5.争创信息化标杆校为目标,积极拓展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6.继续准备区级信息化示范校创建。

措施:

1.健全机构,夯实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部门参与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信息化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2.落实经费,加大投入。落实经费投入制度,规范管理使用信息技术教育经费。

3. 加强信息化的培训与研究。形成教师信息化水平常规培训制度,及时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加强对师生信息化的培训,及时传达最前沿、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4. 加大信息化考核督导。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并纳入到部门、教师学期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中。

阶段:20239——20246

目标:

1.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人人参与,重在实践。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的中心,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都要参与这一实践中去,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

2.硬件方面,学校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加大信息化设备的投入,设想建设录播教室,更新专用相机等设备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3.完成新一轮信息化示范校、优秀校合格校的申报和评估

4.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使用和管理。

5.借助“教育信息化提升2.0试点校”及“信息化标杆校”契机全力打造教育信息化区域引领。

措施:

1.骨干引领,加速成长。培养一支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整体能力。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

2.加强维护,责任到人。后勤部门要加强教师媒体设备的检查、管理,做好财产的入账、保护工作,电教部门及时做好设备的检修和调试,责任到人。

3.专项经费,合理使用。园长室要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责令相关部门做好经费支出的明细帐。

打通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的学习成果,集聚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通过组织实施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创新区域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从个人、学校、区域多个层面形成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持续发展动力。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由点及面推进信息技术大规模常态化应用。

2021.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