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工作交流 | 信息化规划 | 正文
 
金铃子幼儿园信息化工作三年规划(2021-2024)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

金铃子幼儿园成立于2011年7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园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2019创建为奉贤区“教育信息化优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助力上海教育现代化建设,我园力求打造数字化学校,以信息化促进我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坚持落实教育信息化“三校”评估实施要求,积极营造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环境不断探索实施信息化管理、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教师、家长、幼儿的共同发展创建了成长和互动的平台。

(二)情况分析

1.发展优势

(1)信息化基础设施

硬件设施:我园现共有 15个班级,每个教室配备了电脑、希沃触摸屏、希沃pad、3D打印笔、点读笔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硬件设施较完善,满足信息化教学基本需求;学校多功能厅配有 LED 显示屏和录播系统。有独立的网络控制室、科常室和广播室,为幼儿的生活、学习提供了舒适的条件。

软件设施:学校建有校园主页,目前主要是公告、新闻传递、特色栏目、班级主页、营养保健等几个模块,各模块长期应用。

(2)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教育资源方面学校已经有投入,购买多彩音乐、精彩数学等软件,通过课程通平台,教师可以自制修改课件,更加直观让孩子学习知识。教学资源光盘,学校各教师也存备了些自己收集或制作的资源。随着课程通软件的大力推广,教师能运用幼教软件合理使用并制作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3)师资队伍水平

幼儿园师资队伍结构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通过前三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和实施,教师能转变观念,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我园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应用教学媒体比较熟悉;大部分教师都在自己教学中尝试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并认识到其重要性。

2. 存在问题

(1)教师对信息化的实践、研讨意识还需加强,对新兴信息设备的使用与研究,如视频、音频制作、课件的制作有待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也比较缺乏。教育信息化钻研精神有待提高。

(2)部分设施设备比较陈旧。网控室缺少精密空调和独立门禁系统;各班的电脑、触摸屏有老化现在,部分已经影响到日常教学使用。

二、发展目标与措施

(一)总目标

通过区级信息化重点项目《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幼儿编程启蒙活动的实践研究》的开展,优化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制度,探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幼儿发展的进一步整合,拓宽和提高教师信息化运用手段与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幼儿园管理和保教工作服务,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1.优化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推动校园网络全覆盖,充分发挥幼儿园现有的硬件、软件资源,发挥教室多媒体、校园网的作用,提高信息化管理保教工作的实效,有序推进区级信息化示范校的创建。

2.借助信息技术力量。围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方案”,借助孩子通、课程通、园园通三个平台,推进幼儿园信息化管理进程,使信息化工作真正渗透到日常的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管理模式。用好“孩子通”“幼师口袋”开展家园共育及幼儿评价,做好幼儿电子成长档案全面推进家园共育新模式。

3.借助信息技术,结合创意美术”特色活动,开展信息背景下的“教与学”研究,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下的创意美术课程研发,促使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转变。通过课堂教学比武分层培养,助推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4.开展信息项目研究。借助区级信息化实践重点项目《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幼儿编程启蒙活动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全面提升我园教育信息化的水平。

5.信息常态管理工作。开展一学期6次的信息应用教研组活动加强学习沟通,确保信息条线各工作小组之间合作顺畅。优化落实相关制度,提升宣传品质做好网络舆情监督工作,确保网络安全。

(二)阶段目标与措施

学年度

2021学年度(2021年9月—2022年8月)

阶段

目标

1.通过《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幼儿编程启蒙活动的实践研究》项目开题与实施,完善信息化工作运用网络和信息化设备。

2.以信息化项目组多形式活动的开展,提升青年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主要

措施

1.以项目开展需求为目标,加强对园内已有项目现代化设备使用、管理、维修、维护的全程保障,补充添置设备,助推教学发展。

2.信息项目组加强对管理制度的考核落实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组内教师信息工作考核。

3.建立教师信息化应用机制。要求在日常保教工作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活动,在使用中积累经验,在疫情背景下更好地促进家园之间的沟通交流。

4.开展围绕PPT制作、图像、音像、视频处理等展开的信息技术,提升微信平台推送质量,为信息技术在各类活动和宣传活动中运用奠定基础。

5.区级信息化重点项目《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幼儿编程启蒙活动的实践研究》开题,在项目的研究中积累3D打印笔、创意编程的经验,激发幼儿对创意编程的认识和兴趣,培养幼儿编程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此提高教师创意编程能力及教学水平。

6.做好信息网络平台、健康管理平台、孩子通平台的维护和监控,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达成

标志

1.区级信息化项目开题。

2.完成幼儿园十年庆专题片拍摄。

3.结合特色活动完善信息化材料。

4.参加幼儿机器人编程比赛。

5.各类网络平台日常定期正常维护,有记录。

学年度

2022学年度(2022年9月—2023年8月)

阶段

目标

1. 加强信息员队伍的管理。通过建立信息中心组,形成一支力量强、协作能力好的信息化骨干师资队伍。

2. 重视硬件的投入、软件的加强,新设备的合理运用,推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进程。

主要

措施

1.加强幼儿园网站和班级网站的使用和更新,加强管理与考核,网络安全检查等,为信息化工作安全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2.利用区级云平台,搜集教师录播课例、学习故事、教学课件、学习资料等内容上传,达到共享交流、共同研讨。

3.梳理幼儿园各类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和运用,充分利用市级、区级等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工作开展,并逐步形成幼儿园教学资源库。

4.加强教师信息化家园互动、一日环节中的有效利用的研究,利用孩子通互动平台,开设家园电子联系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为教育教学所用。

5.根据教师工作需求,拟定个性化的信息培训内容,如,新手教师个性化培训、图文编辑发布等。

6.深入开展信息化项目,开展幼儿编程个别化制作研讨,幼儿编程机器人案例评比等。

7.协助家教做好疫情常态下线上家长层面活动的技术支持。

达成

标志

1.深入开展区级信息化重点项目。

2.幼儿编程个别化制作、幼儿编程机器人案例评比。

3.结合特色活动完善信息化材料。

4.申报区信息化示范校。

学年度

2023学年度(2023年9月—2024年8月)

阶段

目标

1. 以信息化工作示范校创建为抓手,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研究的专业能力。

2. 完善校园信息化运用网络,确保信息技术的安全保护等级工作的有效落实。

主要

措施

1.丰富“微课”资源,选取家长、教师在育儿过程中的焦点问题,根据各年龄段特点和要求,以“微视频”的方式制作有一定质量的微课,与微网站、公众号互通平台形成一体,共同开展分享学习主题活动,让家园之间的学习平台更直观,更有效。

2.鼓励教师积极利用信息化设备开展幼儿一日生活的观察,通过让教师撰写并交流儿童的学习故事来分享观察心得,在提高教师观察与评价儿童能力的同时,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有关幼儿学习故事的资源。

3.认真做好信息公开及门户网站平台,不断完善幼儿园网站建设,积极发挥网站作用,各条线根据量化表及时做好网站主页的维护和更新。

4.优化信息化队伍,完善组织架构,充实信息中心组人员力量。

5.抓实信息化教研,鼓励教师在教研中提出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并实践研讨。

6.完成信息化项目结题,完成案例集的整理

7.完善优化园内的信息化设备使用,软件安装以及为教师日常备课、上传、考核做好信息化技术支持,有效提升园务管理质效。

8.加强幼儿园信息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建设,不断补充和更新,为幼儿园后续一级园复验提供保障。

达成

标志

1.争取网络全覆盖,为教学支撑。

2.项目结题现场展示活动。

3.幼儿园信息资源库基本建设完毕。

三、保障机制与评价

(一)组织保障

为增强幼儿园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我园成立了园长为组长,信息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幼儿园中层领导以及现代教育技术骨干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是一支具有广泛覆盖性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工作小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

每月召开工作例会。为了使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效地实施,我们根据制定的信息化计划坚持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每月工作例会。汇报每阶段的主题开展情况,并商讨、调整措施。每次会议或活动都认真做好记录。

二)制度保障

按照《区教育信息化》相关要求,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了三年规划,通过规划,明确了阶段内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具体目标及行动方向。根据规划的部署,每学期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学期结束认真做好总结、反思工作。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发展规划,与时俱进地不断修改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修改了《金铃子幼儿园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金铃子幼儿园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制度》、《金铃子幼儿园幼儿电脑房管理制度》,并且根据使用情况不断完善还增加了《金铃子幼儿园幼儿电脑房安全使用制度》、《金铃子幼儿园电教管理制度》、《金铃子班级电脑安全使用工作制度》、《金铃子网络管理员工作规范制度》等新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成长,在探索中完善,在创新中发展。

(二)资源保障

幼儿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投入占幼儿园设施设备总投入的比例。如今我园已做到15个班级,班班有电子白板、电脑,满足了多媒体教学的需求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后盾,另外幼儿园配备单反相机一台摄像机二台,数码照相机14台、点读笔24支、录播设备2套等,为园内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信息收集提供了设备保障,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新维护。

(三)经费保障

幼儿园领导重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投入的经费能兼顾硬件、软件、维护、培训等方面,做到专款专用,使用合理。幼儿园每年投入一定资金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做到信息化使用费用占专用经费的4%。对原有的设施设备进行更新,不断完善教学硬件设施,如:每班装上多彩音乐软件、好玩的科学,好玩的数学等,随着即将开展的信息化项目,我们将引入多台幼儿机器人,从而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园信息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监督与评价

幼儿园每学期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信息上传纳入月、学期工作考核中,为丰富幼儿园网站,各个条线负责人,信息组成员每隔两周负责信息上传,根据幼儿园考核制度中规定的奖励金额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让教师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教育信息化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