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工作交流 | 信息化规划 | 正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幼儿园信息化三年自主发展规划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幼儿园信息化三年自主发展规划

20232——20258月)

一、现状分析:

(一)发展优势

1、信息化基础设施

幼儿园硬件设施较完善,满足信息化教学基本需求,为幼儿的生活、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多功能室有移动录播系统,满足教师日常录播的需要,初步探索与尝试智慧课堂实践;单反相机、高清摄像机,供教师开展各项活动,做好影像资源的收录工作。教师积极运用网站、微信、孩子通手机端等方式与家长加强联系,促进信息技术在幼儿课程中的运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信息化设施设备情况汇总如下:

校园区域

信息化设备

备注

校园门口

安全接送考勤机1台;电信数字哨兵1台;热成像测温仪1台

 

校园网络

塔式服务器1台;CTO服务器1台

 

班级

台式机电脑15台、点读笔10支、幼儿评价系统1个(每位老师自行下载了幼儿评价系统APP)

 

会议室

激光A4打印机2台

 

行政办公

笔记本电脑5台

 

教师办公室

台式机电脑15台、打印机10台

 

多功能室

录播系统1组;移动录播设备1套;音响系列组合1组;舞台灯光系列1组;投影机1台;高清摄像机3台;单反照相机1台;黑白复印机1台;便携式电源设备1台

 

阅读活动

助力阅读软件1个;互动阅读屏平板2个、触控一体机16台;蓝牙儿童耳机6只

 

 

2、工作机制保障到位

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工作有前瞻。幼儿园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信息领导小组和信息工作小组,信息化工作小组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经验,善于总结,为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信息工作渗透全面

幼儿园目前建立了孩子通APP以及微信公众号,通多种渠道让社会及家长了解我园。孩子通APP作为班级与家长之间新的互动联系方式在幼儿园全面推广,深受家长们的好评。幼儿园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正在初步实践。家校互动、人事管理、财务工资、固定资产等方面的全部使用信息技术并操作软件。

4、信息项目开展有序

20233月,我园申报了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运用微视频技术开展幼儿户外角色游戏观察的实践研究》,该项目正在实施中,在将近一年的实践与研究中形成研究计划、确认相关研究人员以及过程性资料,为下阶段的项目研究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存在问题

1、信息研讨意识薄弱

教师对信息化的实践、研讨意识还需加强,对新兴信息设备的使用与研究,如视频、音频制作、课件的制作有待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也比较缺乏,教育信息化钻研精神有待提高。

2、信息骨干力量薄弱

目前新教师人数较多,占大比例,队伍比较年轻化,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但是大部分教师技术水平还不高,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意识不强烈,幼儿园尚缺乏信息技术骨干力量。

 

二、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着力构建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制度,探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幼儿发展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师信息化运用与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幼儿园管理和保教工作服务,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园本研修和教学实践,实现以信息技术优化园所保教管理,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共同目标,争创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合格校”。

(二)分目标

1、以“重常态、夯运用”为目标,落实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初步构建信息化运用网络,探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幼儿发展的有效整合,不断拓展信息宣传的渠道。

2、加强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形成一支力量强、协作能力好的信息化师资队伍。重视硬件的投入、软件的加强,新设备的合理运用,推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进程。

3、以信息化工作合格校创建为抓手,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研究的专业能力。完善校园信息化运用网络,确保信息技术的安全保护等级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具体目标与措施

    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   责任部门:园长室(信息)

着力构建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制度,探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幼儿发展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师信息化运用与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幼儿园管理和保教工作服务,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园本研修和教学实践,实现以信息技术优化园所保教管理,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共同目标,争创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合格校”。

时间

第一年(20232——2023.6

分目标

“重常态、夯运用”为目标,落实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初步构建信息化运用网络,探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幼儿发展的有效整合,不断拓展信息宣传的渠道。

措施

达成标识

1、加强对园内已有现代化设备使用、管理、维修、维护的全程保障,以经验交流的形式提高教师维护设施设备的意识。

 

1、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运行,网络覆盖,建立共享资源库。

2、园微信公众号,定期上传幼儿园最新信息。3、积极开展信息化项目。

4、积极参加区级各类信息技术比赛获奖。

5、建立信息化使用各种制度。

2、重视信息化工作小组的管理,定期开展信息化小组会议,认真做好详细的记录。

3、申报区级信息化重点项目,在项目的研究中积累经验。

4做好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的日常更新和管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信息的对外发布工作,微信公众号团队成员规范信息的制作、发布,进一步提高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时展现我园丰富有趣有效的活动动态。

5以教研组为阵地,提升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和素材的收集整合能力,丰富课堂教学。

6、依托孩子通平台,做好幼儿发展评价,记录幼儿成长的活动情况。

7、 积极参加区级各类信息化技术培训。开展PPT制作、图像、音像、视频处理等基础培训,为信息技术在各类活动和宣传活动中运用奠定基础。

8初步建立课程资源库教案、教学素材、备课过程中的形成性素材、课件整合到这个库中做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调整:

时间

第二年(2023.9——2024.8

分目标

加强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形成一支力量强、协作能力好的信息化师资队伍。重视硬件的投入、软件的加强,新设备的合理运用,推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进程。

措施

达成标识

1、加强幼儿园网站的使用和更新,加强管理与考核,网络安全检查等,为信息化工作安全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1、区级信息化项目的实践应用。

2、积极开展移动录播施设备的学习、实践、应用,让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工作。

3、幼儿园资源库的充实

4、园信息技术评比活动。

5、完善信息化使用各种制度。

2、利用区级云平台,搜集教师录播课例、学习故事、教学课件、学习资料等内容上传,达到共享交流、共同研讨。

3、梳理幼儿园各类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和运用,充分利用市级、区级等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工作开展,并逐步形成幼儿园教学资源库。

4、完善幼儿园信息收集工作,做到活动前条线人员提前落实撰写者,活动后及时上传,提高发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5、强化园所信息发布的管理,凸显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优化微信宣传与报道,优化频度与质量。

6、注重信息化项目过程资料的积累,经验的总结与分享,请有关专家来园指导。

7、根据教师工作需求,拟定个性化的信息培训内容,如,新手教师-班级主页管理、信息输入培训等。

8、加强教师信息化家园互动、一日环节中的有效利用的研究,提高日常使用价值。

调整:

时间

第三年(2024.9——2025.8

分目标

以信息化工作合格校创建为抓手,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研究的专业能力。完善校园信息化运用网络,确保信息技术的安全保护等级工作的有效落实。

措施

达成标识

1、加强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

 

1、孩子通平台的推进使用

2、参加区级以上信息化教学、论文、课件等评比。

3、通过信息化合格校验收。

4、总结诊断三年信息化工作。

2、优化信息队伍,完善组织架构,吸纳年轻教师,充实信息部人员力量,体现专业成长的对接。

3、抓实信息化教研,让教师在教研中提出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并实践研讨。

4、进一步开展区级信息化项目,在项目的实施中积累并梳理经验。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区级各类信息技术比赛,争创佳绩。

6、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设备开展幼儿一日生活的观察,提高教师观察与评价儿童能力的同时,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有关幼儿学习故事的视频资源。

7、申报区信息化工作合格校评估。

调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