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幼儿园信息化三年自主发展规划
(2023年2月——2025年8月)
一、现状分析:
(一)发展优势
1、信息化基础设施
幼儿园硬件设施较完善,满足信息化教学基本需求,为幼儿的生活、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多功能室有移动录播系统,满足教师日常录播的需要,初步探索与尝试智慧课堂实践;单反相机、高清摄像机,供教师开展各项活动,做好影像资源的收录工作。教师积极运用网站、微信、孩子通手机端等方式与家长加强联系,促进信息技术在幼儿课程中的运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信息化设施设备情况汇总如下:
校园区域
|
信息化设备
|
备注
|
校园门口
|
安全接送考勤机1台;电信数字哨兵1台;热成像测温仪1台
|
|
校园网络
|
塔式服务器1台;CTO服务器1台
|
|
班级
|
台式机电脑15台、点读笔10支、幼儿评价系统1个(每位老师自行下载了幼儿评价系统APP)
|
|
会议室
|
激光A4打印机2台
|
|
行政办公室
|
笔记本电脑5台
|
|
教师办公室
|
台式机电脑15台、打印机10台
|
|
多功能室
|
录播系统1组;移动录播设备1套;音响系列组合1组;舞台灯光系列1组;投影机1台;高清摄像机3台;单反照相机1台;黑白复印机1台;便携式电源设备1台
|
|
阅读活动室
|
助力阅读软件1个;互动阅读屏平板2个、触控一体机16台;蓝牙儿童耳机6只
|
|
2、工作机制保障到位
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工作有前瞻。幼儿园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信息领导小组和信息工作小组,信息化工作小组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经验,善于总结,为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信息工作渗透全面
幼儿园目前建立了孩子通APP以及微信公众号,通多种渠道让社会及家长了解我园。孩子通APP作为班级与家长之间新的互动联系方式在幼儿园全面推广,深受家长们的好评。幼儿园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正在初步实践。家校互动、人事管理、财务工资、固定资产等方面的全部使用信息技术并操作软件。
4、信息项目开展有序
2023年3月,我园申报了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运用微视频技术开展幼儿户外角色游戏观察的实践研究》,该项目正在实施中,在将近一年的实践与研究中形成研究计划、确认相关研究人员以及过程性资料,为下阶段的项目研究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存在问题
1、信息研讨意识薄弱
教师对信息化的实践、研讨意识还需加强,对新兴信息设备的使用与研究,如视频、音频制作、课件的制作有待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也比较缺乏,教育信息化钻研精神有待提高。
2、信息骨干力量薄弱
目前新教师人数较多,占大比例,队伍比较年轻化,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但是大部分教师技术水平还不高,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意识不强烈,幼儿园尚缺乏信息技术骨干力量。
二、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着力构建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制度,探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幼儿发展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师信息化运用与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幼儿园管理和保教工作服务,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园本研修和教学实践,实现以信息技术优化园所保教管理,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共同目标,争创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合格校”。
(二)分目标
1、以“重常态、夯运用”为目标,落实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初步构建信息化运用网络,探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幼儿发展的有效整合,不断拓展信息宣传的渠道。
2、加强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形成一支力量强、协作能力好的信息化师资队伍。重视硬件的投入、软件的加强,新设备的合理运用,推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进程。
3、以信息化工作合格校创建为抓手,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研究的专业能力。完善校园信息化运用网络,确保信息技术的安全保护等级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具体目标与措施
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 责任部门:园长室(信息)
着力构建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制度,探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幼儿发展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师信息化运用与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幼儿园管理和保教工作服务,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园本研修和教学实践,实现以信息技术优化园所保教管理,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共同目标,争创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合格校”。
|
时间
|
第一年(2023.2——2023.6)
|
分目标
|
以“重常态、夯运用”为目标,落实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初步构建信息化运用网络,探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幼儿发展的有效整合,不断拓展信息宣传的渠道。
|
措施
|
达成标识
|
1、加强对园内已有现代化设备使用、管理、维修、维护的全程保障,以经验交流的形式提高教师维护设施设备的意识。
|
1、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运行,网络覆盖,建立共享资源库。
2、园微信公众号,定期上传幼儿园最新信息。3、积极开展信息化项目。
4、积极参加区级各类信息技术比赛获奖。
5、建立信息化使用各种制度。
|
2、重视信息化工作小组的管理,定期开展信息化小组会议,认真做好详细的记录。
|
3、申报区级信息化重点项目,在项目的研究中积累经验。
|
4、做好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的日常更新和管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信息的对外发布工作,微信公众号团队成员规范信息的制作、发布,进一步提高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时展现我园丰富有趣有效的活动动态。
|
5、以教研组为阵地,提升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和素材的收集整合能力,丰富课堂教学。
|
6、依托孩子通平台,做好幼儿发展评价,记录幼儿成长的活动情况。
|
7、 积极参加区级各类信息化技术培训。开展PPT制作、图像、音像、视频处理等基础培训,为信息技术在各类活动和宣传活动中运用奠定基础。
|
8、初步建立课程资源库,教案、教学素材、备课过程中的形成性素材、课件等整合到这个库中,做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
调整:
|
时间
|
第二年(2023.9——2024.8)
|
分目标
|
加强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形成一支力量强、协作能力好的信息化师资队伍。重视硬件的投入、软件的加强,新设备的合理运用,推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进程。
|
措施
|
达成标识
|
1、加强幼儿园网站的使用和更新,加强管理与考核,网络安全检查等,为信息化工作安全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
1、区级信息化项目的实践应用。
2、积极开展移动录播施设备的学习、实践、应用,让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工作。
3、幼儿园资源库的充实。
4、园信息技术评比活动。
5、完善信息化使用各种制度。
|
2、利用区级云平台,搜集教师录播课例、学习故事、教学课件、学习资料等内容上传,达到共享交流、共同研讨。
|
3、梳理幼儿园各类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和运用,充分利用市级、区级等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工作开展,并逐步形成幼儿园教学资源库。
|
4、完善幼儿园信息收集工作,做到活动前条线人员提前落实撰写者,活动后及时上传,提高发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
5、强化园所信息发布的管理,凸显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优化微信宣传与报道,优化频度与质量。
|
6、注重信息化项目过程资料的积累,经验的总结与分享,请有关专家来园指导。
|
7、根据教师工作需求,拟定个性化的信息培训内容,如,新手教师-班级主页管理、信息输入培训等。
|
8、加强教师信息化家园互动、一日环节中的有效利用的研究,提高日常使用价值。
|
调整:
|
时间
|
第三年(2024.9——2025.8)
|
分目标
|
以信息化工作合格校创建为抓手,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研究的专业能力。完善校园信息化运用网络,确保信息技术的安全保护等级工作的有效落实。
|
措施
|
达成标识
|
1、加强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
|
1、孩子通平台的推进使用。
2、参加区级以上信息化教学、论文、课件等评比。
3、通过信息化合格校验收。
4、总结诊断三年信息化工作。
|
2、优化信息队伍,完善组织架构,吸纳年轻教师,充实信息部人员力量,体现专业成长的对接。
|
3、抓实信息化教研,让教师在教研中提出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并实践研讨。
|
4、进一步开展区级信息化项目,在项目的实施中积累并梳理经验。
|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区级各类信息技术比赛,争创佳绩。
|
6、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设备开展幼儿一日生活的观察,提高教师观察与评价儿童能力的同时,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有关幼儿学习故事的视频资源。
|
7、申报区信息化工作合格校评估。
|
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