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中心 | 工作交流 | 信息化规划 | 正文
 
古华中学教育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 (2021年---2023年)
 
 

学校始终本着“以应用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整合学校各类教育资源,把信息化工作渗透到全校各个方面,以此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以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专业化,教育活动多样化,教育效益最大化。学校积极探索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学生普遍已学会基础上网方法,对于电子文档的操作和运用比较熟悉,不少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已经具有一定的搜索、分析、汇总信息的能力。学校重视信息化建设,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希沃白板或智慧黑板实施教学已成为常态化。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办学思路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管理质量和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从校情出发,依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坚持求真务实,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本校的教育信息化专用设备逐渐到位,为教育教学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有了长期稳定的发展:

1.学校有专门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领导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了信息应用教研组,共有专职人员2人,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和信息课程的教学工作。

2.我校共有30个班级,均配备电脑、投影仪和实物展台,能满足信息化教学基本需要;每个专用教室基本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已有2个中小学生专用计算机房及一个3D打印教室;2台移动录播摄录机,用于拍摄实录课。

3.学校已建有全面覆盖的校园有线网络,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都有无线WIFI接入点,均可上网。

4.学校有专门的门户网站和公众号,设有专人负责运营,定期更新,供师生交流、共享信息,了解学校的实时动态。

三、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

 (一)全面推进智慧教育云平台使用

 1.不断提高我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育信息化的意识,通过培训与讲座等方式,不断更新意识。

2.继续组织开展中青年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评比,鼓励教师开展自创课件、微课、录课等教学新模式,不断积累教育资源,系统性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优秀资源共享。

 3.继续加强优秀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同时加强教研组的信息化意识,并且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

4.以资源库的建设为保障,重点要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改科研提供条件。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

1.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市区校等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理论的教师队伍,将信息化应用教学形成常态。

2.全校年轻教师基本掌握微课制作能力,以及大部分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

3.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展同屏技术等辅助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提高教师应用信息化的意识和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4.科研先导,鼓励年轻教师启动以信息化辅助教学与管理的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运用信息手段提升教学质效等课题研究。发挥信息化工作对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作用,积极组织利用例会学习,年级组、教研组活动,寒暑假教师培训等时机,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认清教育发展的形势,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奋斗目标,提出具体要求,通过不断的学习,统一了全体教师的思想,提高了全体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为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水平,积极制造条件,除对教师进行powerpoint课件制作的培训以及OCan软件微课视频制作的培训外,还将对教师进行希沃软件使用及手机与电脑有机结合的专题培训。

(三)网络管理人员培训目标:

1.对已有的专兼职网络管理人员,继续加强培训,使其能更好胜任本职工作,能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2.在管理保障方面以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为中坚力量,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良好的网络管理队伍,确保学校网络的正常运转。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目标

1.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如:投影仪、视频展台、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多点触控一体机等,丰富并加强现代教育手段。

2.利用手机、录播室等硬件建立和丰富以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主的学校教学资源库,充分挖掘和延续学校无价的教学资源财富。教师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出现教师集体开发课件,共享课件的好现象。

3.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开展信息化应用的校级公共课展示活动,以及微课制作比赛。信息化应用教研组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各教研组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聚焦课堂内,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将现有教学资源用足用好并记录好。且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做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认真学习奉贤区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使信息化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校各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有关的制度和职责开展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做好网络管理与维护

在网络管理和维护方面,日常监测无线网络、网络故障检测与维修、防病毒管理、软件平台管理,以及公众号运营管理。确保所有联网的电脑都安装有诺顿、360安全卫士等安全软件,出现故障及时报修并加以解决,保证了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且多媒体设备都有专人负责,有多媒体教室及电脑房的使用、维修记录,摄像摄影记录等资料齐全,设备完好。

(三)做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从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三个模块作为抓手。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通过推进课改计划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通过校园网及教学资源库建设提高网络资源应用效益,计划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教师研讨交流、说课比赛等形式共同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四)做好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

丰富教学资源,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校学情为基础,建设形成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教学资源集,让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共建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学设计效率的同时提升教学水平。利用录播室等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优秀教学录像课,并组织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与讨论。

总之,转变观念,按照奉贤区教育信息化评估实施方案的要求,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把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建设提高到更好水平。

 

古华中学

20219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