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问中学信息技术三年发展规划(2023-2025)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关于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重要论述,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创新发展,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打造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学校。
现根据《奉贤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项目方案(2015-2020年)》、《奉贤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特制定学校信息技术三年发展规划。本规划旨在明确未来三年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措施,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技术服务。
二、现状分析
目前,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已初步建成,但仍有待完善;现有23个教学班,将要建立了校园无线网络,每间教室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我校拥有学生电脑房,学生专用电脑98台,教师办公专用电脑72台,多媒体教学设备50套。已建立学校网站,现正在加紧并入网站集群。
教学资源数字化程度不高,缺乏高质量的在线教学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整体水平还需加强。
三、发展目标
短期目标(一年内):
1.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网络带宽和稳定性。
2. 建立基本的教学资源库,初步满足师生在线教学需求。
3. 启动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中期目标(两年内):
1. 深化教学资源建设,丰富在线教学内容。
2. 全面建成各类信息系统,实现管理流程的数字化。
3.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长期目标(三年内):
1. 构建智慧校园,实现校园信息化一体化管理。
2. 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推广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
3. 打造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团队,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四、实施计划
1.校园网络环境建设
配合区要求做好学校门户网站实现纳入区网站集群,逐步解决信息孤岛顽症,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继续加强网络环境建设,不断维护和建设好学校网站,学校信息化工作小组在进行网络建设的同时,将逐步把工作重心移向资源建设,办好网站,办出特色,不仅及时的反映校园的新人新事,展示全校师生的风采,而且能充分反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就。
2.资源建设
以资源库的建设为保障,在资源建设上以引进、购买、自制等渠道不断充实资源库内容。重点要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改科研提供条件。
3.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是发展迅速的新兴技能,学校要继续强化基本功练习,深入开展基本功训练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让每位教师都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改变教学观念,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建立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环境,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4.网络管理人员培训
对网络管理人员,继续安排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培训,使其能更好胜任本职工作,能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5、开展课题实践研究
2018年年底完成区级课题《录播系统在校本研修中的应用实践研究》,2019年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确立新的课题,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进入日常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6、推进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
根据奉贤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工作,做好我校相应工作,重点推进“云课堂”和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
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建设。
五、任务分解与执行计划
1. 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网络升级:第一季度完成网络基础设施评估,第二季度启动升级工程,第三季度完成主要升级工作,第四季度进行验收和优化。
多媒体教室与设备:第二季度进行需求调研和设备选型,第三季度完成采购和安装,第四季度投入使用。
2. 教学资源建设任务
教学资源库建设:第一、二季度完成资源收集与整理,第三季度建立基本框架并上线试运行,第四季度持续优化和丰富资源内容。
教师培训:每学期组织至少一次集中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在线课程学习。
3. 信息系统建设任务
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季度完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第二季度启动开发工作,第三、四季度完成系统开发和初步测试。
系统部署与实施:第二年第一季度完成系统部署,第二季度进行全员培训,第三季度实现系统稳定运行,第四季度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
4. 信息素养提升任务
制定信息素养培训计划:每学期初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对象。
开展培训活动:组织定期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和研讨会,鼓励师生参与。
六、资源调配与保障机制
1.加强领导
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并制订依据规划,明确每学年的工作目标与要求。
2.加强管理
学校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进一步强化管理,规范制度,切实做好全体成员信息技术的考核和评估,以此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规范管理。
3.加快建设:
争取上级支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按照学校规划,统一部署,添置设备,加快建设校园网,增加现代教育设施的添置,完善资料库建设等。
4.加强培训:
学校组织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各种层次的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在思想上促使他们观念更新,在行为上促使他们不断创新,以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
5.加强研究
教科研室和信息技术小组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的研究,加强对自制课件的指导,研究基于网络技术的学习模式,促进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七、监测评估与调整策略
1.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各项建设任务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计划按期完成。
2. 及时调整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
八、协同推进与激励机制
1. 加强部门间协同合作:鼓励各部门共同参与信息化建设,形成合力推进效应。
2. 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信息技术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九、结语
本规划为学校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我们将按照规划要求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技术服务。同时,我们也期待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和支持信息化建设,共同推动学校信息技术工作迈上新台阶。
待问中学
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