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信息化工作计划
奉贤区青溪·青村联合中学(青村校区)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工作要求,紧密围绕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线,持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为师生创造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确保校园网络稳定、高速运行,多媒体教学设备正常使用率达到98%以上。
2.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80%以上的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三个助手”及其他信息化教学工具开展创新教学。
3.强化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获奖数量较上学期增长。
4.优化信息化管理流程,实现办公自动化、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高效运作,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1.定期对校园网络进行全面检测和优化,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及时修复问题,确保网络稳定、安全。与网络服务提供商保持密切沟通,根据学校实际需求,适时提升网络带宽,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网络使用需求。
2.建立多媒体教学设备定期巡检制度,每周对教室的投影仪、电子白板、音响等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设立设备报修专用渠道,教师可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便捷报修,维修人员在接到报修后24小时内响应,确保设备正常使用率达到98%以上。
3.推进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功能升级,根据师生反馈意见,优化平台的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提高信息发布、资源共享、师生互动等功能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加强平台数据的备份与管理,确保数据安全。(二)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组织开展“三个助手”深度应用培训,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实操指导。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开展学科专属的“三个助手”应用案例分享会,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学习。
2.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机制,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3.鼓励教师参加校外信息技术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支持教师参与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比赛,学校安排专业人员对参赛教师进行赛前指导和技术支持。
(三)强化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1.优化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设计分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如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
3.开展信息安全与道德教育主题活动,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行为习惯。
(四)优化信息化管理流程
1.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的职责与分工,确保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对信息化设备采购、使用、维护等环节的规范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2.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应用,实现文件收发、审批、传阅等工作的线上流转,提高办公效率。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学校的各类文件、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方便查询和调用。
3.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实现课程安排、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等工作的信息化。通过数据分析,为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教学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四、工作安排
(一)第一阶段(2025年2月-3月)
1.完成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开学前检查与维护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组织召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本学期信息化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
(二)第二阶段(2025年4月-5月)
1.按照培训计划开展“三个助手”深度应用培训和学科专属案例分享会。
2.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辅导培训,积极备战各类竞赛。
(三)第三阶段(2025年6月)
1. 对学校信息化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2. 制定下学期信息化工作计划。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2.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信息化建设和维护的资金需求。
3. 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争取各方的支持和配合。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相信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奉贤区青溪·青村联合中学(青村校区)
202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