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奉贤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合格校、优秀校、示范校”评估实施意见》为对照标准,以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为抓手,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努力提高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幼儿园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二、现状分析
1.基础设施分析
我园网络控制室独立、专用,有专用的服务器;有专业级的摄影摄像器材。重视对校园网硬件环境的建设,有电子大屏幕1台、程控电话1套、一体机共有71台、笔记本电脑共40台、电视机11台、电视电脑6台、投影仪2套、互动阅读屏4台、互动桌面6台、Ipad有8台、点读笔90支、摄像机2台等等。每个班级都配备电脑、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信息技术设备。每个办公室配备一体机、笔记本电脑、Ipad,在编在职的教师机达到1:1的比例,保证了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2.师资现状分析
我园现有专任教师39名,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有35名、其中35周岁以下教师26 名、幼教高级教师16名、幼教一级教师22名,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青年教师乐于奉献、积极进取,通过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和实施,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教学手段更趋现代化。教师能积极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互相渗透,如会应用教学媒体,上网查找资料,制作基本的教学课件等,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由于教师年龄层次不同,在思想认识、运用能力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我园坚持落实岗位职责,建立了信息化工作中心组,成员能积极发挥作用。
三、发展目标
1.加强幼儿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充分发挥多媒体、校园网的作用,优化校园信息化环境,建立信息管理有效机制,推动幼儿园信息化管理进程。
2.以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创建区信息化工作优秀校为重点目标,结合园务工作重点,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完善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网络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3.以幼儿园信息项目为抓手,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实践的有机整合,积极探索教学研究的有效策略,使教与学方式更优化、教与研途径更多样,教学管理更具针对性、教学资源更具共享性。
4.以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切入点,通过培训确保所有教师都能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努力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和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四、阶段目标和措施
2018学年
(一)阶段目标
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充分发挥中心组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力,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校园各类网站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校园信息化氛围,做好信息上报工作,推进园务公开制度。
(二)具体措施
1.幼儿园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管理,健全信息化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责任到人,信息化工作小组做好各类信息工作,形成有效管理网络,确保学校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
2.对照区信息化工作三校评估标准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积极、有效的措施,使我园的信息化工作更具规范化、制度化,以此提升信息技术水平。
3.完善校园各类网站建设,明确校园各类网站相关负责人职责,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使校园网更具实用性和宣传性。保障学校各类信息通畅,做好各类信息及时对外发布工作。
4.成立信息化应用教研组,有学校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加强对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加强对活动的研磨,推进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提升信息化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5. 以学校信息化项目带动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实践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保教工作中的作用。
6.加强全体教职员工正确使用设备的意识和能力,避免或减少因操作不当、操作失误引起的设备故障,从而有效保证幼儿园工作的顺畅开展。
2019学年
(一)阶段目标
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为信息化教育教学提升质效提供基础。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度,建立信息化教研有效机制,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教研氛围,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培训,打造一支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促进幼儿园办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二)具体措施
1.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从硬件的更新、添置,到软件的有效提升,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开展各类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2.以信息化应用教研组为引领,鼓励教师在日常保教工作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活动,学习合理巧妙使用电子触摸屏、电子白板、互动桌面等各种信息化设备,探索教与研的有校策略,在使用中积累经验,利用案例分享、专题研讨、视频课例剖析等方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3.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教师收集、筛选、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充实信息中心组成员,保障学校各类信息的通畅,做好各类信息及时对外发布工作。
4. 以学校信息化项目带动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实践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保教工作中的作用。
5.加强班级主页建设,鼓励教师利用班级网站及时展现幼儿集体学习、活动风采,促进家园的有效沟通。同时通过日常对班级网页的检查反馈及时肯定教师的网站应用能力,激发教师学习的自主性。
2020学年
(一)阶段目标
加大学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力度,探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园本教研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学有效性。借助网络平台,推动教师自主管理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争创区信息化工作先进校。
(二)具体措施
1.优化信息技术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有效监控机制,将信息技术运用与教师的日常工作考核紧密结合,加强教师自我发展的自主性。
2.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校园网建设、电化教学的实施、教学媒体的制作和应用等研究与实践,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管理、幼儿园一日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机整合。
3.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信息化项目,以信息化项目来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更上一层楼。
4. 梳理学校几年来信息化工作,从制度的完善、日常工作的开展、信息化教研组的建设、各类资料等各方面着手,努力争创区信息化工作先进校。
5. 建立一支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借助外力,提高学校信息技术综合实力。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了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导,同时围绕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心组的工作重心,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2.制度保证,有效落实。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强检查力度,将检查结果与教师的日常考核相结合,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
3.骨干引领,促进发展。培养一支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整体能力,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
4.加强维护,做好保障。后勤部门要加强教师媒体设备的检查、管理,电教部门及时做好设备的检修和调试,责任到人。
5.专项经费,合理使用。园长室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根据需要及时更新信息设备,相关部门及时做好经费支出明细帐,完善学校财产管理制度。